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社区如何介入困境儿童救助——以南京女童事件为例开题报告

 2021-12-12 02: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儿童作为家庭的希望和国家、民族的未来,最大限度的为儿童营造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是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要职责。我国传统救助模式中,困境儿童救助问题往往被忽视,救助主要集中于孤儿、流浪儿童等群体。随着困境儿童事故的频发,尤其是南京女童在家中饿死事件的发生,困境儿童的救助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家、社会的热烈讨论和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提出“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这是党和国家对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对于我国的困境儿童来说,也是困境儿童的一大“福音”。2013年6月29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为困境儿童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促进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转向适度普惠型转变”,这是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改革道路上的前进的一步。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如何建设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诸多相关论述与研究来看,研究与改革政策主要集中于法律以及政府职能方面。虽然,以这样思路开展儿童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社会上频发的困境儿童问题,特别是南京女童在家中饿死事件,使得社会对困境儿童关注不断升温,越发凸显出政策层面的相对滞后,以及更为严重的基层救助工作的缺失。不久的将来,困境儿童的救助政策会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也会得到不断的推进。但在困境儿童的具体救助工作,如发现、筛选、认定、救助、监管方面,完善的救助体系并不能保障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完美完成,基层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完成状况。而随着政府结构的精简,政府人员的缩减,基层救助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在此情况下,社区无疑成为了困境儿童救助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以社区困境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如何介入社区困境儿童的救助。以南京女童事件为案例,分析个案中困境儿童救助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社区介入,与专业社工合作,以规范、科学的社区介入模式,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解决现今困境儿童救助中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社区介入是在个人出现意外状况,导致个人原本稳定的环境发生变化,出现不平衡或不稳定状态的情形下,社区给与个人救助帮扶,使其脱离困境,回复正常状况。社区介入困境儿童救助,就是社区努力帮助困境儿童改善所处环境,以一种个性化、全面化的救助策略介入救助过程。社区介入过程中,时刻注意“环境中的人”以及注重根据困境儿童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来满足其需求,也就是说在社区介入行动中,社区着重考察困境儿童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并根据困境儿童问题的具体情境决定釆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不再一刀切,同时,也强调对个体能力、资源、价值的肯定,帮助困境儿童发掘、发展个人能力。只有采取这样的介入策略,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困境儿童救助的有效性。同时,社区介入也强调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社区介入困境儿童救助过程中也应充分挖掘与运用家庭的资源以及优势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困难。

案例中女童的救助主要由社区主导。社区提供救助资源、联合资源,救助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社区已初步介入到困境儿童的救助中去,但因救助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缺乏科学的救助理论。最终南京女童救助行动以失败告终。文章探究社区如何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实现对困境儿童的救助,以此来改善困境儿童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2016/04/01确定研究方向,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下确定论文的题目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2016/04/10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国内外当前的研究成果,并做好其他前期准备。

第三阶段:2016/04/20完成选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张守华. 社工介入: 困境儿童权益保障[j]. 社会福利, 2014, 1: 017.

[2]尚晓援. 开展有益的探索 托起民族的未来[j]. 社会福利, 2013, 7: 007.

[3]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