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公共事业管理 > 正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02 07:06  

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情况,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有形与无形的双重压力,人口老龄化作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已经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今,农村养老面临着很多困境,帮助更新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发展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保障机制,并建立起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老人养老的困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乎到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所提出的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未来。伴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加剧,农村居家养老问题逐渐得到重视,不断探索出新的供给模式,社区照护、老年食堂、村级养老院和户院挂钩的供给模式逐渐形成,但是在这些供给模式中也存在着筹资难、人才遗乏、政策不街接和服务对象偏颇等问题。因此,要从政府购买服务、人才队伍、分类服务、平台建设和政策法规等几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

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许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如下:

一、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袁婷婷[1](2016”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现状研究综述”)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困境:一是主体缺位,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中,各级政府部门处于主体地位,社会、市场、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等很少进入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供给领域;二是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单一,当前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只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为依托,通过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五保金等形式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张洁茹 杨涛[2] (2015”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发展#8212;#8212;以江苏为例”)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单一,养老金标准低,精神文化领域缺乏。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当地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存在休闲娱乐设施缺乏,精神慰藉缺失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仅追求物质上的养老,同时也更进一步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养老。大多数人认为政府提供的最低养老金不能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要。

李超[3](2015”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8212;#8212;以河北省为例”)研究认为为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基于本县实际首创了”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8212;#8212;农村互助幸福院。该模式主要是利用村委会闲置房屋、闲置学校、农家院等场所改造而成,水电暖设施及费用由村集体提供,免费供老年人集中居住,所入住老人的其他生活所需的衣、食、医等费用由子女负责。幸福院内老人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并配备专门的生活工勤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建院、入住、养老成本。

张举国[4](2016”一核多元”:元治理视阈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认为避免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失灵,引入”元治理”视角,清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治理主体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功能定位,发挥政府这一元治理主体作用,消除多元主体在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中的对立与冲突,才能确立合理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结构,真正解决农村养老服务治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吉鹏、李放[5](2015”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认为养老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老年人满意,让其享受安稳无忧的幸福晚年。因此,服务质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快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办法,明确服务项目内容和服务价格标准。

范彩萍、孟莉、王丽锟[6](2016”推进石家庄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分析”)研究认为政府应用政策手段对区域内红色资源文化的合作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对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项目、 跨区域的相关旅游开发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政策优惠、政策肯定。同时,反过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各大的作用。

二、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