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我国公民扭送制度研究毕业论文

 2021-10-25 09:10  

摘 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有四种法定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处理。公民扭送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与强制措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在行使扭送权时,应当从时间、地点、强度方面设定限度。时间上确保连续性和不作不合理绕行,地点上应当排除法院作为接收处所,以及异地扭送需具备正当化事由,强度方面需要遵循比例原则将结果控制在合理限度内。在发生公民扭送致人伤亡的情形时,从伤亡结果是否发生在合理限度内讨论公民的刑事责任,从公民是否履行注意义务来判断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最后从广义上说,公民扭送属于公务协助行为,应当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关键词:公民扭送;私人逮捕;合理限度;法律责任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84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any citizen who has four statutory situations can be immediately referred to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people's procuratorate, or people's court. Citizen’s arrest is a right enjoyed by citizens, which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coercive measures. When exercising the right of citizen’s arrest, limits should be set in terms of time, place and intensity. To ensure continuity in time and avoid unreasonable circumvention, the location should exclude the court as a receiving place, and the off-site transmission must be justified, and the strength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to control the results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 In the event of a citizen’s arrest and causing casualties, discuss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citizen from whether the result of the casualty occurred within a reasonable limit, and judge whether the civil compensation liability is assumed by the citizen from performing the duty of care. Finally, in a broad sense, citizen’s arrest is an act of official assistance and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state compensation.

Key Words:citizen’s arrest;private arrest;reasonable limit;legal liability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

第2章 问题的提出 3

2.1公民扭送致人伤亡的经典案例 3

2.2对伤亡结果的思考 4

第3章 我国公民扭送制度概述 5

3.1 我国公民扭送制度的含义 5

3.1.1扭送主体具有普遍性 5

3.1.2扭送对象具有特定性 5

3.1.3扭送行为具有目的性、紧迫性和连续性 5

3.2 公民扭送的性质 6

3.2.1扭送不是强制措施 6

3.2.2扭送是一项权利而非义务 6

3.3 公民扭送制度与国外的私人逮捕制度 7

3.3.1私人逮捕的对象限于现行犯和准现行犯 7

3.3.2私人逮捕行为遵循比例原则 7

3.3.3进行私人逮捕须有合理事由 7

第4章 公民扭送制度的限度 9

4.1 时间限度 9

4.2 地点限度 9

4.2.1法院不宜作为扭送的接受处所 9

4.2.2异地扭送应当具有正当化事由 10

4.3 强度限度 10

第5章 公民扭送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 11

5.1 刑事责任的认定 11

5.1.1伤亡结果发生在合理限度之内 11

5.1.2伤亡结果超出合理限度 11

5.1.3错误扭送致人伤亡 12

5.2 是否要承担民事责任 12

5.3 是否要给予国家赔偿 13

第6章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第1章 绪论

公民扭送制度很好地贯彻了我国走“群众路线”的方针,鼓励公民在生活中积极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对公民扭送制度的研究更需要与司法实践契合。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对我国公民扭送制度进行研究的背景有立法背景和司法实践背景。立法背景就是自1954年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拘留逮捕条例》中明文规定公民扭送制度,到1979年至今的现行《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司法实践背景方面,有至今还争议不断的2007年白朝阳案,也有定性清晰的2017年朱振彪案,这些案件的不同结果显露出公民扭送制度目前存在的空缺和短板。

以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我国公民扭送制度的目的,既是为了站在法理的角度,从他国相关立法,如发展较为完善的私人逮捕制度的相关规定,来观察我国公民扭送制度目前存在着哪些短板和漏洞;同时也是希望能从实践方面,比如经典案例白朝阳案等,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探索真正适合我国公民扭送制度发展进步的道路建设。

研究我国公民扭送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发展前景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是对我国“群众路线”的肯定,强化了我国人民群众在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积极作用。其次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犯罪或者更为严重的犯罪结果的发生,毕竟其中一种扭送对象就是“正在实行犯罪的人”。最后在社会公德、个人道德塑造方面,也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