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地理科学类 > 应用气象学 > 正文

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发生的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开题报告

 2022-01-12 10:01  

全文总字数:380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褐飞虱在我国分布很广泛,北起辽宁盘锦地区,南至海南岛,东起台湾,西至四川的雅安、西昌均有发生。褐飞虱在六十年代以前,主要在广东、广西、湖南和江西、福建部分地区的早、中稻上间歇爆发为害,长江下游稻区偶有成灾;1968年以后为害地区逐步扩大,危害程度加深;在七十年代发生频率更是显著增加,长江流域以南主要稻区几乎连年受害,给我国农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各地反映,在褐飞虱特大发生年份,稻谷减产约高达30%,大发生年约15%。在同一时期,褐飞虱在亚洲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地区也相继爆发为害,大发生频率显著增加,给农业造成严重损失,被不少人认为是“当前亚洲水稻上的头号害虫”。对褐飞虱的研究与防治,在国内外都已普遍引起重视[1]

褐飞虱虽体积小、自主飞行速度慢,但群体具有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主动起飞升入高空及随风作远距离迁飞的能力,因此具有季节性特点。另外,影响褐飞虱迁飞、分布和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有虫源地分布、水稻品种、栽培管理措施、迁飞过程中的大气状态以及降落地的天气气候等。综上可知,研究褐飞虱发生的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对于褐飞虱的测报和防治非常关键。

本文是通过分析中国2000年至2016年17年的褐飞虱虫情资料数据以及相关气象要素资料,将我国稻区分为华南、西南、江岭、江淮四大稻区,对相关气象要素指数和褐飞虱迁入指标的时空关系进行统计研究,探明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发生的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以期为有关褐飞虱迁飞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防治褐飞虱灾变性迁入提供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日本的村田就已经提出了褐飞虱远距离迁入日本的论点,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获得足够的事实依据,因此褐飞虱的虫源问题在日本一直争论不休[2]。1967年,朝比奈、鹤岗氏等人在日本潮岬南方的太平洋海洋气象观测站附近发现了成群的褐飞虱跨海迁飞现象[3],同时,永井氏等人在收集日本全国农业试验场观测灯资料并分析后,也证实了褐飞虱有来自中国的长距离迁飞的可能性,这一发现为此后各国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1977-1980年间,中国成立了全国褐飞虱科研协作组,在全国褐飞虱发生区内选择代表性的测报站及科研单位,统一组织,采用高山网捕、空中航捕、海上航捕、诱虫灯法、同期突发现象观察、各地长翅型成虫的出现和水稻黄熟期同步关系、标记释放回收实验等各种方法,结合气象资料全面分析了褐飞虱在我国的分布,大大提升了我国褐飞虱的预测预报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4-8]

褐飞虱的迁飞不仅考虑其本身生理生态机制,还要考虑地形条件和相应的环境背景[9]。褐飞虱自身体积小,在合适的大气环流形势和天气条件下有主动升空、随风远距离迁飞的能力,在迁飞一段距离后会主动迁入或因动力胁迫被动降落在一些地区。Sturtevant[10]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还有一些客观因素会导致褐飞虱发生迫降,如近地层受到下沉气流控制、飞行时间过长、飞行温度低于15摄氏度等。褐飞虱迁飞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在越冬性和觅食性两个方面。一方面,褐飞虱每年会在冬季来临前迁飞到低纬度稻区活动取食,以免冬季寒冷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褐飞虱的迁入迁出都与水稻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11],褐飞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短翅型成虫一般在本地繁殖,长翅型成虫只要遇到合适的气象条件(如气温、风向、风速等),就会随风迁徙,寻找生长环境更优良的水稻田[12],一般情况下睡到分蘖期褐飞虱迁出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同水稻品种的收获期可以作为褐飞虱成虫爆发迁出期的标志[13]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褐飞虱迁飞过程的研究常常涉及大气环流形式的影响,重点有以下结论:霍治国等[14]明确了夏季高空西南风是我国褐飞虱北迁的最主要运载气流,东北风则是秋季褐飞虱向南回迁的过程中主要运载气流;黄金颖等[15]探明了季风对我国褐飞虱发生规律有明显的影响,大气环流特征量与褐飞虱的始、终见期呈显著相关性[15];包云轩等[16]揭示了低空急流在褐飞虱迁飞过程中的动力作用机制,并通过对典型的褐飞虱北迁过程进行对比,指出对褐飞虱迁飞有起关键作用的气象要素为气流场、温度场和位势高度场[17]。这些结论在对褐飞虱发生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分析中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南方四大稻区2000年至2016年的褐飞虱虫情资料。

选取合适的站点分析不同地区褐飞虱发生关键期的变化特征,分析褐飞虱发生的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2019年2月-3月下旬,整理我国南方四大稻区2000年至2016年的褐飞虱虫情资料,分析褐飞虱发生的季节性特征;

(2)2019年4月上旬,利用arcgis绘制褐飞虱的迁飞轨迹,分析其局地性特征;

(3)2019年4月中旬-5月上旬,利用前期工作成果撰写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朱绍先,邬楚中,杜景祐.稻飞虱及其防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2] 赖仲廉. 日本关于稻飞虱迁飞的研究概况[j]. 贵州农业科学, 1980, (05): 34-36.

[3] schleicher a. records of the insectsvisited a weather ship located at the ocean weather station 'tango'on the pacific, ii[j]. nelsonpublishing, 2006, :45(:12): 991-99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