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正文

面向互联网的学习系统中P2P技术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

 2021-07-13 12:07  

摘 要

当今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竭力应用互联网得到更好的便利,而对于学习又是社会的重要话题,P2P技术在网络上开启新的篇章,但是P2P技术在学习系统的应用还处在研发或者是试运营期,本文是基于传统的学习系统进行P2P技术的应用,对P2P技术的分析,合理的在学习系统中应用是特别关键的。本文基于Web通过.net平台的开发P2P技术的应用,从而能够充分利用Web的C/S架构优势和P2P技术的优势,来完善自主网络学习系统,让学习者能享受更方便,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最终的系统能够实现网上同学自主学习交流,自主检测,自主在线聊天,也能够从老师那下载资料,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在后台也能够管理这些资源,这样可以保证资源的可用性、有效性。在此过程也需要建立P2P的DONet模型。

关键词:P2P;自主学习系统;WEB;.Net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today's society, businesses are trying to use the Internet to get better facilities, and for the study of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topic, P2P technology to open a new chapter in the network, but P2P technology in learning system also at R amp; D or the trial operation period,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system P2P technology, P2P techn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the learning system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Based on Web applications through .net platform development of P2P technology, it is possible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Web C / S architecture advantages and P2P technology to improve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learners can enjoy a more convenient,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effective services. The resulting system can realize the net exchange students independent study, self-testing, the independent online chat,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teacher that information, you can refer to learning teacher provided. In the background, it is possible to manage these resources, so you can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effectiveness of resources. In this process also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P2P DONet

model.

Keywords: P2P; autonomous learning system ;WEB; .Net

窗体底端

目 录

第1章 绪论 6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6

1.2 研究现状 7

1.3 本文的工作及章节分配 7

第2章 原理分析 8

2.1传统Web的特点 8

2.2 P2P技术 9

2.2.1 P2P的介绍 9

2.2.2 P2P网络结构特点 10

2.2.3 P2P技术的应用 11

第3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14

3.1需求分析 14

3.2可行性分析 18

3.3系统的应用 19

3.4系统设计 20

3.4.1 系统功能结构 20

3.4.2 数据库设计 21

3.4.3数据库表设计 23

第4章 功能的实现 26

4.1系统组建P2P网络技术的实现 26

4.1.1系统首页设计 27

4.1.2在线答疑模块的设计 29

4.1.3学生相互交流模块的设计 30

4.2学生信息模块 31

4.3老师发布信息和注册管理模块 34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37

5.1总结 37

5.2展望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0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学习是人生当中重要的经历,当今社会对学习尤为重视,那对学习的环境、方法、资料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如今的网络高速发展,已然成为社会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的全球遍布使人们的交流更拉近一步,也能够使人们更方便的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带给人们更方便的生活,这样的网络也是人们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大范围的覆盖,有着全球化、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的特点,这样学习和网络的结合能够很好的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

对等网络(P2P)可称为改变互联网重大技术之一,可以直接共享计算机上的资源,可基于网页的因特网转变为动态存取,自由交互的海量信息网络。这种技术也能够减少带宽,减缓服务器大量数据请求时的压力,而且在这种大数据时代,每个人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P2P这样可以充分的整合每个人的需求互相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从而能够有着更广泛的资源,也能够让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自己更好的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榜样,从而促进更好更快的发展。如今P2P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在很多的方面都在应用,有着很大的市场价值和商业效益,也能够网络更加的融为一体,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加使人们体验网络带来的宽广体验。

而现在关于网络学习的方面大多是基于传统的网络,基于C/S架构,但是当用户量多的时候,就会体现出其弊端,而且不能够更好的完成学生之间,学生老师之间直接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当在传统的网络学习平台基础上应用一些P2P的技术,这样就解决了传统网络学习瓶颈问题和互相学习的局限性,通过互联网学习系统中P2P技术的应用研究,更好的完善网络自主学习系统,从而更好的达到现实中多人,两人之间的真实交流,这样就体现出互联网中更加的方便,这样也能够有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1.2 研究现状

国际上网络教学及自主学习起步比较早,在一些发达国家相对短的时间就把网络应用到学习上,国外比较注重学习环境的搭建,尽可能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学生自己的创新,所以藉着网络让学生自己更加主动去探索学习,发掘他们自己的潜能,这样就在学校的各大教室、图书馆搭建学习平台,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和远程通讯技术的结合,实现对高等院校所有学科从教学内容、模式、组织形式的变革。

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相对来说,我国的网络学习系统发展的比较晚,而且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传统的网络学习系统还没有普及,但是我国特别重视网络学习的建设,虽然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网络平台已经取得丰硕的果实,在一些高校的研究中建成一些比较好的网络系统,但是在P2P技术的应用还是没有那么完善,也没有那么普及。P2P打破传统的模式,国内学科的教育模式还是相对的稳定,没有很大的突破。基于P2P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多数还是处于开发和运营的初期,网络教学及自主学习在国内正在进一步扩展。所以国内需要搭建一个更加广阔的虚拟环境,提供更好的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也在网络上形成一个合作共赢的状态,从而达到共同进步。

1.3 本文的工作及章节分配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P2P技术在网络自主学习系统的应用,也是对传统的基于Web的互联网系统的研究尽兴与P2P技术的结合,达到更完善的自主学习系统。本文分析了传统的互联网的C/S,B/S模式的特点,分析其优点和缺点,并对P2P技术的研究,分析其特点,然后根据自主学习系统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结合P2P技术和基于.NET的WEB发技术进行功能设计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现有资源,充分提高自主网络学习系统的质量。本文章节分配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 是绪论,进行研究背景的介绍,以及对所做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从而了解现在研究的价值。
  2. 是技术原理的分析,对传统的网络系统特点,C/S,B/S架构的介绍分析,及对P2P技术特点的介绍。
  3. 是需求分析及可行性的分析,进行功能模块框架的设计。
  4. 是建立实现自主网络学习系统,通过vistual studio2015用.net语言进行网页的设计,以及建立DOnet模型,功能模块的通信协议,并对部分代码进行描述。
  5. 是对基于P2P技术自主网络学习系统进行总结与展望。

第2章 原理分析

2.1传统Web的特点

互联网普及广泛使用,很大的一个突破就是万维技术与Internet的完美结合,称之为万维网,他有着数以万计的以超文本形式存在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有统一的定位符进行标识,在调用过程需要用传输协议来访问这些资源。在下图2.1有着一个Web模型。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