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及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4 16:07:21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部门贴息,高校推动,银行系统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倡导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学难题的政策性银行贷款。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现在却出现了巨大的信用风险。为了更好地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确保助学贷款工作规范运行,贷款资金按时、足额、准确、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长效机制。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贷款银行的工作方式,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条件、工作流程,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并认真落实好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贷款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有力提高了大学生助学贷款中心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二、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费和生活费用的不断上涨,许多大学生无法支付上学的费用。如何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很严重的问题。而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并且,在2000年2月8日,国家对这一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将贷款范围扩大到了全国高校,覆盖了36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学生,银行也有工、农、中、建等4大国有银行,并且将贷款方式改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抵押物。但是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到2018年为止,由于一些借款大学生的诚信不高等原因导致利息还款利率和贷款还款利率明显偏低,银行以此大规模地减少贷款,导致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这一政策陷入困境。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主要问题就在于贷款偿还的过程中,到期拖欠很难解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拖欠贷款本息,逾期不还,没有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我国学者着重分析了国外对贷款拖欠的处理和防范,对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赵建忠的“学生贷款中拖欠偿还问题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偿还贷款的一般条件和美国学生拖欠助学贷款违约,并提出“加强咨询和教育,加强学生的贷款意识,建立完善的学生贷款的组织体系,为贷款的发放和追回作好的准备,制定有效的措施,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讨债等防御手段。薛鹏在《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现状与对策分析》提出了我国助学贷款供求局势紧张,认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对贷款需求剧增,加重了贷款紧张的局势。蒋利平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分析了贷款信用风险的成因,有信息的不对称,并从博弈论的角度解释了贷款风险随学生选择违约而逐渐加大。韩包海在《论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与防范对策》提出了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是导致助学贷款产生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
洪成文、刘积余的《美国大学生学习贷款借款违约者特点透析》通过分析六个方面密切相关的借款人,发现潜在的违约拖欠人口及其原因,总结了美国对美国借款人违约而采取的措施,如联邦政府直接贷款和回收,启动国家服务计划,减免一些贷款,拨专款对拖欠率高的学校进行调查等。 英国学者伍德霍尔长期从事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的研究,他对美国学生还款负担率进行了调查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负担率最高的一年是第一年的8.043%,之后逐年递减,最后能够还清所有贷款。之后他所在的研究所出版的《高等教育中的贷学金》具体分析了美国的贷学金政策。这对研究我国带有很好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