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土木建筑类 > 城乡规划 > 正文

城市中心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28 08:04  

1.目的及意义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TOD理论的起源

TOD理论起源于美国,这是在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1930年以前,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是美国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城市布局比较紧密,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但是二战以后,联盟国的胜利,为小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直至1997年,美国人均1辆小汽车,户均2-3辆。美国的生活模式变成驾驶私家车往返工作地和郊区的独门庭院。然而,由此带来诸多弊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为私人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公共交通比重下降,致使城市的开发进入使用功能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的郊区化方向发展。1990年初,美国对城市的无序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爆发了“新城市主义”的城市设计运动。至此,产生了TOD发展模式。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概念最早是由Peter Calthorpe提出的。1993年,Peter Calthorpe在其著作《下一个美国都市:生态、社区和美国梦》中倡导新城市主义,鼓励发展TOD模式来替代城市郊区化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基于TOD策略的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准则。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这种规划理念逐渐成为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

1.2.国外研究现状

TOD虽然发源于美国,但对欧洲的很多城市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瑞典的斯德哥尔摩(Stockholm)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TOD城市之一,它的规划理念是建筑师斯文·马克留斯(Sven Markelius)指导《斯德哥尔摩城市总体规划(1945-1952)》时提出的,他采用了英国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用铁路交通将主城区和周边的卫星城连接起来,以此来保持主城区的商业和文化环境的活力,同时卫星城的建立避免了城市因为人口集聚导致的交通压力,从而形成一个拥挤而混乱的大都市。不同的是马克留斯在规划卫星城的时候,在铁路站点的一定距离内采用了相对较高密度的居住社区,与当时其它大多数城市的低密度住宅有很大的颠覆,这一规划设计理念比真正的TOD理念的提出要早很多,但二者均有相似的规划准则,因此在TOD理念提出之后,斯德哥尔摩成为了一个阐述其概念的最好的范例。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口为547万,人口密度为7615/km2,居世界第三。然而如此高密度的城市国家,并没有变成一个臃肿、混乱的大都市,新加坡在紧张而有限的用地限制内,建立了更加有效的交通系统,解决了高密度人口居住地区的城市居住和交通矛盾。

榜鹅新城是新加坡始建于1998年的新城,地处新加坡东北沿海地区,主要以高层HDR居住区为主,容积率基本在3.0-3.5之间,以亲水绿地为中心,以集中商业与商住混合中心以及教育服务机构围绕。新城中心是MRT-LRT综合交通中心,西北角是已建成的水城商业中心,是移动商住混合的大型综合体。榜鹅新城位于MRT东北线的终站末端,属于城郊新城开发,设置多个MRT站点效率不高,造价昂贵,因此采用架空轻轨LRT线路进行接驳补充,并且设置公交车-MRT接驳换乘停车场,进一步完善整个新城的公共交通系统。

1.3.国内TOD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和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入新一轮高峰期,然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面临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城市开发脱节、财政持续投入困难等问题。

以与城市开发脱节为例,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多以缓解当前城市交通压力为目标,集中于城市建成区而建设,增加了工程技术难度和建造成本费用,而且难以完全实现与城市交通需求的最大限度配套和衔接,往往仍需要地面公交或其它交通方式集疏,实际上并没有大量减少地上道路的交通量,难以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国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越建越长,而城市拥堵现象却不见明显改善,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轨道交通不断被动适应城市“大饼式”发展所带来的蓬勃增长的交通需求,而不是将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功能构建结合起来,以“组团式”发展主动引导交通需求。

1.4.选题背景和相关政策

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通常包括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等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暂未得到发展,而如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这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不断颁布,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其发展得又快又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市交通实行的是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财政补贴政策,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政策、产业性及标准性政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