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外文翻译 > 文学教育类 > 正文

外显和内隐情绪调节:一个双过程框架外文翻译资料

 2023-03-22 12:03  

外显和内隐情绪调节:一个双过程框架

原文作者:Anett Gyurak , James J. Gross amp; Amit Etkin

作者单位:1.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SA

2.MIRECC, Veterans Affairs Alto Health Care System, Palo Alto, CA, USA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USA

摘要:众所周知,情绪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调节。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情绪调节的显性(费力的)形式上。然而,对情绪调节的内隐(自动的)形式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大。为了组织新的发现,我们提出了一个双过程框架,整合了显性和隐性形式的情绪调节,并认为这两种形式的调节对幸福感都是必要的。在本综述的第一部分,我们提供了情绪调节结构的概述,重点是外显和内隐过程。在第二部分,我们关注外显情绪调节,考虑与这些过程相关的神经机制及其经验和生理后果。在第三部分,我们转向内隐情绪调节的几种形式,并整合这一领域的新兴文献。最后,我们概述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双重过程;外显的;内隐的;情绪调节

事实上,有无数种方法可以管理不需要的和分散注意力的情绪。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历来聚焦于努力(外显的)改变情绪反应的过程和强度。最近,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描述更轻松、更自动(内隐的)的情绪调节形式。使用一个双过程模型作为框架,我们的目标是在这篇论文中回顾和整合现有的研究外显和内隐情绪调节,并概述了旨在连接这两种方法的未来工作。我们的目的不是提供一个情绪调节领域的综述。相反,我们的目的是提出一个有助于整合外显和内隐情绪研究的框架,因此研究结果的选择是战略性的,而不是穷尽性的。

定义情绪调节

早期的心理学理论强调了调节情绪冲动,特别是焦虑的重要性,这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他把焦虑调节作为精神生活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核心。压力和应对传统中的研究人员扩展了这一早期工作,他们探索了旨在管理特定外部和或内部需求的认知和行为策略,这些需求被评估为具有压力,并消耗或超过人的资源。

发展研究人员也早就重新认识到情绪调节能力和调节之间的关系,并强调自我和情绪调节与儿童的社会和情绪功能相关。这一传统中的情绪调节研究从婴儿期开始,通过童年,进入青春期和老年。

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情绪调节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对情绪调节感兴趣的研究人员通常将情绪视为全身反应,表明与个人相关的、动机显著的事件。从这个角度来看,情绪调节可以被定义为影响情绪体验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类型的目标导向过程。情绪调节允许在任何给定的情况下,根据一个人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灵活地做出情绪反应。情绪调节过程有多种分类系统。例如,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强调了情绪调节的时间过程。相比之下,Koole在整理文献过程中强调动机—功能维度。

在本文中,我们旨在说明显性(通常称为费力的)和隐性(通常称为自动的)过程是如何贯穿和组织现有文献的。围绕其他双过程概念的争论更普遍地突出了提出情绪调节综合模型的困难。当把费力地与自动的分离应用到情绪调节领域时,也存在类似的挑战。在Bargh和Williams的鼓励下,我们选择受益于“从社会认知中的自动性研究中获得的来之不易的知识”,并定义了两个组织情绪调节不同领域的理论和经验领域,并将它们标记为“显性”和“隐性”。此外,我们将外显情绪调节定义为那些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来启动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某种程度的监控的过程,并且与某种程度的洞察力和意识相关联。内隐过程被认为是由刺激本身自动引起的,并且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完成,在没有洞察力和意识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图1展示了我们的概念,并描述了在我们看来,情绪调节的显性和隐性形式是如何形成不同的但又有些相互关联的研究“孤岛”的。显性情绪调节研究处于中间位置,因为研究人员反复测试并确认它符合我们对显性的定义(即,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并需要一定程度的洞察力和意识)。通常,当人们面临情绪调节挑战时,显式情绪调节过程的有意识、努力、基于规则的操作对于调整初始反应是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明确的监管显然不是人们可以一直有效参与的事情。更确切地说,考虑到对时刻情绪调节的高需求。日常生活中,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有效的隐性情绪调节过程对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显性和隐性监管不是相互排斥的类别,而是具有多孔的边界(由围绕每个方框的虚线表示)。也就是说,过程在显性或隐性方面可能随时间或跨情境而变化,适应性情绪反应取决于显性和隐性加工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由连接显性和隐性调节形式的双箭头表示。

在引起对外显的注意时,在情绪调节领域,我们希望我们的概念框架能够启发其他人直接检查他们正在研究的特定情绪调节过程是显性还是隐性,并将其与我们更广泛的框架联系起来。因此,我们预计,随着更多的研究,我们的模型将变得越来越完善,这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发展趋势。

显性情绪调节

在詹姆斯·格罗斯及其同事的工作中可以找到一个明确管制的典型案例。在一个典型的外显情绪调节测试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处理刺激,一种是指导参与者自然反应(反应性试验),另一种是指导参与者使用研究人员指定的策略调节他们的情绪反应(调节试验),参与者事先有充分的机会练习。外显情绪调节表现通过对比反应性和调节试验中的情绪反应来索引。这一基本范式已被广泛采用,这些研究的大量证据表明,外显的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可靠地影响情绪反应。通常,负面或令人厌恶的图像被用来引发情绪反应,包括描绘威胁相关图像的负面照片,如事故现场,或令人厌恶的电影片段。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色情作品或可爱宠物和体育赛事图片形式的积极刺激。最常见的是,研究人员使用各种策略研究了下调指令的影响,但也研究了通过上调指令的情绪放大。

正如我们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所概述的,研究人员已经指导参与者在情绪生成过程的不同点进行明确的下调努力。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指导参与者使用重新评价(改变他们对刺激的思考方式,以减少负面感觉)。在其他研究中,参与者被要求分散注意力,采用注意力控制,现实地评估刺激,远离负面刺激或使用抑制和隐藏他们的情绪,以便有人看着他们不会知道他们的感受。

根据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在情绪生成过程中相对早期的干预调节似乎在改变反应过程中最成功(例如,注意力分散和注意力控制)。类似地,认知再评价,一种通常在情绪反应全面发展之前采用的策略,在改变情绪反应方面比抑制更成功,抑制是一种以反应为中心的策略,其作用是防止情绪反应被公开表达。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明确的情绪调节导致认知控制和执行功能所涉及的额叶区与情绪反应区之间的动态交换。具体来说,影像学研究表明,试图重新评价负面刺激会导致腹外侧和背外侧前额叶皮层(PFC)区域的激活增加,这些区域传统上涉及非情绪形式的认知控制。这种额叶激活又与边缘情绪反应相关区域(杏仁核和脑岛)的激活减少有关,表明控制相关区域的参与抑制了这些关键情绪反应区域的反应。有趣的是,一种晚期情绪调节策略——抑制的诱惑也会影响额叶区域。这表明,外显的抑制压力情绪反应的尝试依赖于与重新评估尝试相同的区域,但无法像重新评估尝试一样降低大脑系统的激活。这一结果显然与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研究相一致,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研究表明,抑制对情绪的公开表现有影响,但不会改变情绪反应。

这里描述的实验任务符合我们对外显情绪调节的定义,因为这个过程是有指导的、努力的,并且是在相当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地说,这里描述的情绪调节过程是外显调节的一个例子,因为(I)个体意识到了引起情绪反应的线索(即图像、电影);(ii)意识到情绪本身(即,报告适应陪伴感觉的减少);以及(iii)意识到调节对他们行为的影响(即,如果被提示,可以报告参与了情绪调节)。

超越显性情绪调节

在这一节中,我们通过考虑关于情绪调节的五种重要的非显性形式的新兴文献来扩大我们的焦点。我们将这些研究领域按照隐含的程度进行分类,因为对所有人来说都有自动的、常规的组成部分。我们注意到,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系统地调查这些过程中的显性和隐性品质。

情绪冲突适应

我们的第一例内隐情绪调节是基于Etkin及其同事描述的情绪冲突任务。该任务是经典Stroop范式的情绪版本,并利用了最初由Gratton等人在非情绪冲突任务中报告的一致性序列效应的变式。在这项任务中,参与者会看到一些表情照片(恐惧或快乐),上面写着一个词(“恐惧”或“快乐”)。任务是通过按一个按钮来表示面部表情是高兴还是恐惧。写在照片上的单词要么与面部表情相匹配(无冲突测试:快乐的脸上写着快乐,或者恐惧的脸上写着恐惧),要么与面部表情不一致(冲突测试:快乐的脸上写着恐惧,或者恐惧的脸上写着快乐)。

因为阅读是自动化的,在冲突试验中,参与者需要对阅读单词进行控制,以利于标记情绪表达。与此相一致的是,与无冲突审判相比,冲突审判需要更长的响应时间;这情绪冲突导致的反应时间的减缓被称为一致性效应。内隐情绪调节是由试验间一致性效应的变化来索引的,这种一致性效应是对先前试验(试验n1)的一致性效应的函数。具体来说,n1试验中的冲突会引发情绪控制的增加,从而降低n试验中情绪冲突的易感性。与此一致,在不一致试验(iI)后,对不一致试验的反应时间通常比一致试验(cI)后更快。因此,通过对比不一致试验之前的不一致试验(iI)与一致试验(cI)之前的不一致试验的反应时间(一种在意识之外出现的行为效应),可以对隐性情绪调节进行索引。

对适应非情绪冲突的平行研究表明,情绪冲突的内隐调节中涉及的神经回路的关键要素是情绪冲突特有的。具体而言,使用情绪冲突任务进行的内隐情绪调节的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前扣带皮层(ACC)/内侧PFC与边缘系统中的情绪反应区之间存在调节性相互作用:前扣带腹侧部分的激活增加,杏仁核的反应减弱。在任务的非情绪模拟中,受试者判断情绪面孔的性别,同时试图忽略不一致的性别标签,调节是通过可分离的神经通路实现的,包括背外侧PFC的激活增加,以及与梭形面孔区域中目标特异性视觉皮层区域的正耦合。重要的是,在非情绪冲突任务中,没有证据表明激活了vACC或抑制了杏仁核的反应性。

这项任务符合我们对内隐情绪调节的定义,因为这个过程是无指导的,不费力的,并且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尽管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参与者并没有报告对任务的关键过程有任何了解。这里描述的情绪调节过程是隐含的:个体(I)不知道刺激对其行为(即ii对cI试验的反应)引起的情绪控制的调节,以及(iI)调节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意识之外进行的。

习惯性情绪调节

在没有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人们报告每天相当频繁地使用情绪调节。我们认为,无论是通过回顾性自我报告账户还是问题评估,参与降级监管策略的习惯模式都反映了一种监管形式,这种监管形式取决于情境和个人因素,可以在显性和隐性领域之间快速波动。例如,一个人可以明确地提醒自己,一个愤怒的同事度过了糟糕的一天,以减少挫折感,另一次,一个人可能会在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这种重新评估。此外,频繁使用给定的显性策略可以在监管期间迅速使策略的启动变得更加隐性,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隐性。

Gross和John用自我报告问卷调查了习惯性情绪调节,测量了习惯性使用重评和抑制的个体差异。在一系列的五项研究中,他们表明,习惯性地使用重新评价与更大的积极情感、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高的幸福感有关。相比之下,更多地使用抑制与情绪功能的不利特征有关。最近的一项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报告使用重新评价作为其首选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人往往会更多地参与认知控制中涉及的前额叶区域,包括重新评价。看着情绪上具有挑战性的负面面孔。类似地,Mauss和他的同事报告说,重评倾向高的个体能够在强烈的负面情绪(愤怒)的痛苦中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在应对愤怒挑衅时,表现出比低重评者更有益的生理反应。

情绪调节的习惯性使用也与个体关于情绪的内隐理论有关,即他们是否将情绪视为固定的(实体理论家),或视为更具可塑性从而“可调节的”(增量理论家)。在一项纵向研究中,Tamir及其同事发现,实体信念与较低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较少使用认知重评有关。

情绪调节的习惯性使用也可以在自发的情绪调节尝试中看到,当在基于实验室的情绪激发结束后被提示时,参与者回顾性地报告使用了情绪调节。例如,Egloff和他的同事表明,在紧张的言语任务中,重新评价和抑制的自发补充导致了与实验室诱导的重新评价或抑制类似的经验生理和自我报告效应。

另一项相关工作表明,个人的行动取向(定义为一个人以果断行动而不是沉湎于负面影响来应对压力的习惯性倾向)可能会使个人倾向于快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Koole及其同事认为,行动取向使人们倾向于“直觉地”调节情绪,并在要求高的情况下迅速减少负面影响,以促进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行动取向的影响被证明为对负面刺激的情感启动的敏感性降低,以及更有效的动作控制,即使情绪是潜意识触发的。

情绪调节目标和价值观

情绪调节的目标、价值和信念构成了另一种形式的隐性调节,这种调节通常在意识之外进行,但当这些目标和价值被清楚地表达出来时,它就变得显而易见。Schweiger-Gallo和同事记录了情感监管目标发展的可能机制。具体来说,他们表明,通过创造情绪调节实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英语原文共 14 页,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59283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