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地理科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正文

武汉市建设开放式街区的可行性与可实施性探讨文献综述

 2020-04-14 08:04  

1.目的及意义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住房商品化的发展,从解决住房困难到增加住房面积再到追求住房品质,中国的住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住宅建设总量的攀升,住区建设却一直以封闭式居住小区模式为主导。而现有封闭住宅小区逐步占用了大量的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城市交通相关的问题在封闭住区规模的不断成熟下越来越明显:城市道路结构不合理,支路密度过小、土地资源没有充分被利用、环境污染等。另外,伴随着住房的市场化,城市的开发规模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越来越宽,私家车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私家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多,也促使城市道路越建越宽,也越拥堵,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城市道路的加宽,大的路网间距给步行及骑行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同时也丧失了街区活力。针对这些现象,不少相关人士也出国相应的对策,如汽车限号限时出行、摇号购车、单向行驶等,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与此同时,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免费向居民开放。希望在街区制的推广应用下,城市的一些问题得到改善。

推广街区制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城市交通层面打通城市交通路网,更重要的是在与打破现有城市住区惯常的一些规划理念,将城市公共空间解放出来,促进住区与城市的有机融合,从而激活社区活力。开放式街区表面上是一种设计方式的改变,却隐藏着居住形态的变革,是一场规划理念的革命。《若干意见》是数十年首次,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文件。街区制的推广将对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2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西方的街区制经历了由开放到封闭.再到开放的曲折和波动。但街区制的社会影响依然深远。真正意义的现代开放式街区概念起源于美国,在漫长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开放式街区模式。从20世纪20代开始,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深刻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大尺度街区的建设和过度强调功能分区使城市丧失了多样性和活力。如1929年,美国学者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探讨了汽车交通影响下的宜居社区模式,提出大尺度封闭式居住社区的规划策略,对西方城市的社区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通过了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城市灰色空间的产生,造成城市空间活力逐步丧失。针对日益出现的城市膨胀、交通拥堵、活力丧失等问题.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了系统的有机疏散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规划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设计过程。简·雅各布斯则认为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是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并基于社会学方法提出“街道眼”概念,倡导高密度、小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形成新的活力源,促进城市多样性的形成。1967年.英国制定了《街区保护法》,并逐步将之纳入城乡规划法体系,以历史性街区保护和环境改善为主体,有力地促进了街区保护制度的推行。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继承和发展了《雅典宪章》的内容.肯定了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城市是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强调了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动态性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此后,开放式街区模式开始在美国、西班牙等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社会和公众对开放式街区的认知也日趋客观。对于社区开放与否往往通过社区居民投票来决定,或者针对开放式社区制定一些交通和管理措施。以此保障社区安全和环境舒适。直至今日,开放式街区模式已经在西方国家城市建设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发和管理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街区制的推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在国内,大量的学术研究不仅分析了街区制推广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同时也对街区型的住区模式进行了探讨。

(1) 关于住区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

类延村、冯薛贵(2018)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封闭式小区的困境,说明街区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探讨街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李恩增(2018)通过封闭式住区的问题分析、开放式住区的优势分析来叙述必要性,以开放式住区具体案例来叙述可行性。孟志广(2017)通过开放性住宅小区与传统封闭式住区的对比,揭示了开放街区式住区所具有的优势和传统封闭式住区所存在的弊端。从国内外街区的发展现状出发,引用国内外优秀开放式街区案例,探索开放式街区对于城市空间和居民生活产生的价值作用以及如何解决其弊端问题。施中英(2016)通过梳理了街区制政策引发的各种争议,从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3个角度论证了我国存在推广街区制的正当性,并从法律视角对街区制的推广进行了规范设计。在推广街区制的试点工作起步阶段,为街区制在我国推广的正当性提供法律支撑。张天尧、夏晟、张衔春(2017)通过梳理欧洲城市街区制的发展历史及影响因素,从成因与表征两个层面构建街区制适应性研究框架,并选取伦敦 3 个典型案例进行解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欧洲城市街区制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推广街区制的政策建议。

(2)关于街区制推广的困境与实施路径探索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