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地理科学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正文

特殊区域生态敏感性研究(三峡库区)开题报告

 2020-02-20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目的

生态敏感性(ecological sensitivity) 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内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 它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 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 并用来表征外界干扰可能造成的后果。即在同样干扰强度或外力作用下, 各类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

三峡库区 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区,并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它包含了长江流域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而被淹没的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包括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因三峡工程的修建而倍受世人瞩目。它是我国中西部的结合地带,是长江。上游与中下游之间的经济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经济落后、土地过垦、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淹没大批城镇和肥沃田地,动迁百万移民。受淹城镇或就地后靠,或异地全迁。在库区土地资源稀缺,人地关系紧张的状况下,许多海拔高、坡度陡、地形破碎、地质稳定性差的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域被纳入城镇发展区域。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的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盲目使用和破坏性建设,加剧了库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库区城镇土地利用的矛盾日益明显,自然生态系统失衡和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阻碍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由于三峡库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城镇化地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三峡库区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如何高效合理地利用城镇区域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一个重大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出发,融合生态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探讨以生态环境敏感区分析及规划为基础的三峡库区城镇规划问题,把生态环境敏感区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1.2研究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则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最基本的环境要素,具有养育、承载、仓储及景观等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有的地方甚至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等地山高坡陡、自然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2006年4月29日).《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将三峡库区划分为国家级重点监督区(三峡库区监督区)和国家级治理区(三峡库区治理区).因此,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和分区关键技术研究,有助于改进和规范人类活动的方向,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国外,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经济学领域关于外部性理论的探讨,外部性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补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塞尼卡和陶希格提出了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方面入手的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生态环境成为稀缺品时,使用和消耗生态资源将付出高昂的代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就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工作。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状况研究更从单纯的生态学研究扩展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我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面应用较多的是2006年5月1日实施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该规范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为生态环境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规范化的模式。该规范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实现了生态环境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指标统一性。这是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下,为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职能,综合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的一个标准。

表1:部分国内生态敏感性研究现状表

作者

研究区域

研究方法

研究成果

研究目的

杨伟,谢德体,潘卓,李晓华,朱琳;

重庆市巫山县

选择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例如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生态系统生境敏感性,划分评价单元,用特尔菲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计算生态敏感性评价综合指数

研究得出巫山县的生态敏感性等级以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为主,其次轻度敏感,最次极度敏感,全面没有生态不敏感区

调查三峡库区——以巫山县为例的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王成,刘秀华,刘勇,罗瑾

三峡库区

选定合适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模型,采用熵权物元模型计算获得各指标权重,确定研究区域熵值,对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得到了各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布;得到了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布

将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和GIS矢量叠加技术应用于三峡库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避免AHP法的主观性和栅格数据景观要素的弊端,提高分析准确性,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邓伟,刘德绍,胡志毅,唐燕秋

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区域

选择4类生态环境要素建立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模型,根据已有的研究对4类要素进行生态敏感性分级,最后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生境、酸雨、土壤侵蚀、石漠化,4类单因子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以及研究区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结果和空间分布

寻找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区域中,影响生态环境问题最强烈的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抑制措施。

沈鸿飞

庆阳市

选择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分析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和多因子生态敏感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使用计算模型,计算生态环境敏感性指数

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水环境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分级表格和分级图,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分级表格和分级图

对庆阳市的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析评价,得到易受生态敏感性驱动因素干扰的主要因子,寻找解决庆阳市生态问题的关键。

康亚琳

武汉省市湖泊湿地

选择武汉22个典型湖泊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调查与统计,对评价因子分级赋值使用AHP进行权重确定,计算每个湖泊的生态敏感性值

武汉市湖泊湿地水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得分表和综合得分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武汉市湖泊生态敏感性类型与保护利用的对策

张成娟

崇明岛

在ARCGIS和ENVI软件支持下运用GIS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分析得到崇明岛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时空演变,得到景观格局时空动态演变,在此基础上对崇明岛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评价,得到五中典型生态问题的敏感度分布特征和综合敏感度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崇明岛生态敏感性分析

对崇明岛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和评价以及生态敏感区类型的划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进行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研究将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等方法来对三峡库区的特殊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本次研究拟从《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并且结合所选区域的具体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特点及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土壤侵蚀敏感性”“沙漠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盐渍化敏感性”“酸雨敏感性”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敏感性评价指标3-6个。

根据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或生态系统在受到各种自然和人类等外界活动的干扰而出现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状态的概率和产生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将各生态敏感因子按照受影响程度划分为不敏感、低敏感、中敏感、高敏感和极度敏感五个等级,赋予1,3,5,7,9等敏感性指数,分级标准为1-2为不敏感;2-4为轻度敏感;4-6为中度敏感;6-8为高度敏感;大于8为极度敏感.

各敏感影响因子的评价标准赋值完毕后进行评-价单元划分,综合考虑行政、自然条件进行科学的划分评价单元。依据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确定各敏感性影响因子的权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 进度安排

2019.3.26-2019.4.8 前期工作,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志峰,徐俏,何孟常等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2, 22(4):360-364.

[2]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 2000,20(1 ):9-12.

[3]刘康,欧阳志云,王效科等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u]生态学报,2003,23(1 2):2711-27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企业微信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